編者按: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。近年來,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,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。11月17日,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(中國網)聯合主辦的“聚焦高質量發展——第六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”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。中國網充分發揮中央級網絡媒體的強大傳播優勢,突出展現黃陵礦業公司近年來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,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取得的巨大成就。
出了黃陵西高速,一路向北行,山路彎彎,群山連綿。
如果說冬日的色調因地而異的話,那這里冬無疑是灰褐色調的。起伏的溝壑峁梁,仿佛都在冬日寒風的吹動下,沉寂了下來,放眼望,厚重而遼闊,那是在為明年的蓬勃蓄積力量。
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后,視野開闊了起來,房屋建筑也多了起來,一座因“煤”而興、因產業而盛的小城出現在眼前。
11月17日上午,“聚焦高質量發展——第六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”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,在這里探尋“陜電外送”的黃陵礦業力量,感受“煤電聯產”的轉型新路子,展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、新經驗、新作為。
效益顯著 雙機雙投后年發電量可達72億度
陜西地處古絲綢之路的起點,是我國的能源大省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氣資源富集,也是特高壓東西電網的交匯地,承載著建設能源絲綢之路的新任務。如何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,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?黃陵礦業公司給出了“用煤炭產業的優勢,補齊電力產業短板”的答案。
陜西黃陵發電有限公司2×660MW電廠工程是黃陵礦業公司落實國家“西電東輸”的重大部署,是陜西省“火電北移”“西電東輸”重點工程和“十四五”規劃重點項目,也是打造陜北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,新建的大容量、高參數、高效率超超臨界燃煤機組,更是陜北至湖北特高壓輸電線路重要電源支撐點。
“項目占地560余畝,建設工期為22個月,計劃于2022年實現1號機組并網發電。項目雙機雙投后,年發電量可達72億度,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顯著?!标兾鼽S陵發電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鍋爐專工王鵬介紹說。
“烏金”遍地、“油浪”翻滾的陜北,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——陜北能源化工基地。這里每年出產的煤炭約3/4通過鐵路和公路向外運輸,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10%。煤炭運輸占用大量的鐵路和公路資源,煤電運矛盾亟待解決。近年來,“陜電外送”成為陜北能源基地轉型發展的突破口,也成為陜西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良方。
隨著“雙碳”時代的到來,在黃陵礦業公司的發展規劃中,只有圍繞煤、配套煤、延伸煤,走煤電聯產的發展之路,才能跳出資源依賴的路徑實現企業根本轉型。
2×660MW電廠工程位于黃陵縣店頭鎮白石村,燃料為黃陵礦業一號煤礦所產,屬典型的煤電一體化坑口電廠?!绊椖拷ǔ珊?,預計每年可消耗煤炭245萬噸,實現黃陵煤就地清潔轉化、綜合利用,不僅大幅降低礦區煤的外運壓力,對于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、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?!蓖貔i說。
創新驅動邁出轉型發展新步伐
冬日的黃陵,寒風凜凜,曉霜凝結。走進2×660MW施工現場,一派繁忙景象,參建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施工作業。
據了解,電廠規劃容量3320MW(2×660MW+2×1000MW),分兩期建設,一期為新建2×660MW燃煤空冷機組,二期為2×1000MW機組擴建工程,燃煤由黃陵礦業二號煤礦提供,通過鐵路運輸進廠,屬于煤電一體化建設模式?!安捎瞄g接空冷設計,以店頭鎮污水處理廠中的水為主要水源,將電廠排放的灰渣全部綜合利用,廠內設置灰渣綜合利用設施,廠外不設貯灰場,項目以75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陜西電網?!秉S陵礦業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煜介紹。
作為能源大省,近年來,陜西的特高壓電網建設在滿足陜西省內用電需求的同時,為中東部負荷中心提供電力支持,實現“產煤不落煤,煤從空中走”。而這也是黃陵礦業公司在做精做優煤炭主業的基礎上,以國家“雙碳”戰略為引領,在電力、新能源、生態建材、金融等領域持續發力,不斷推動以煤炭、電力為主向多元化產業轉變,發展動力由傳統能源增長向新能源增長的轉變,走出的一條傳統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的創新之舉。
以傳統燃煤發電和煤矸石發電為基礎,以光伏、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為新的增長點,黃陵礦業公司在做大做強電力產業上不斷補短板、抓項目、搶資源。
今年以來,隨著安塞區200MW農光互補項目順利通過可研評審;6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實現并網發電;鐮刀灣鎮100MW農光互補項目順利通過可研評審;吳起250MW風電項目正在進行風力測定……黃陵礦業新能源進入了熱火朝天的大開發建設階段。
“我們的目標是趕‘十四五’末,光伏、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產業達到2000MW裝機容量,再加上現有煤矸石、燃煤、瓦斯等發電項目,逐步形成‘矸電、煤電、綠電(光伏、風能、瓦斯發電)’三位一體、多能互補的電力發展局面,最終達到電力與煤炭產業相互支撐、產值平分秋色的兩翼齊飛互補新格局?!秉S陵礦業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雷貴生介紹。
提質增效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
近年來,黃陵礦業公司把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,積極探索綠色智能開采,大力推進煤炭清潔利用,及時布局光電風電項目,不斷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,走上了從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延伸的綠色低碳轉型之路。
加大礦山土地復墾,建設綠色礦山,是煤炭行業實現固碳減排的重要手段。
黃陵礦業公司積極推進生態修復和綠色礦山建設,先后在一號煤礦排矸場通過覆土、綠化進行綜合治理,實現“重塑地貌、恢復植被”;在瑞能煤業矸石山打造“百米葡萄長廊”“槐香谷”“靜心谷”“桃園”等職工休閑場所;在雙龍煤業矸石山建設有機蔬菜大棚,將廢舊巷道改造成為菌類種植園。通過一系列舉措,將一座座矸石山變成了綠色全覆蓋的礦區“后花園”,提升了礦區生態碳匯能力,努力打造碳中和礦區。
“一般農用地區采用農光互補形式,將太陽能發電與農作物栽培相結合,降低成本發電而且不用額外占用土地,同時利用光伏方陣下方空間的普通農田種植農作物,形成‘上面發電、下面栽培、科學開發、綜合利用’,這就是‘農光互補’?!秉S陵礦業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軍解釋道。
安塞區200MW農光互補項目,利用一般農田、宜林地及天然牧草地建設清潔環保的光伏電站,所發電量全部就近消納,可實現就地發電就地消耗,減少輸電線路造成的電能損失。
“‘一地二用’,實現正常發電與農作物生長兩不誤,促進了土地集約化利用,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,助力鄉村振興?!睆堒娬f,該項目建成后,將為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工程應用創立示范效應,為陜西省在新能源發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,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是煤炭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和窗口期?!罢驹谖覈茉窗l展與‘雙碳’戰略的新起點上,黃陵礦業將以綠色低碳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,不斷探索綠色智能開采、低碳清潔利用新模式,著力構建‘煤電聯產、技融雙驅、多元發展’新格局,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?!崩踪F生表示。(文/王耀進 李惠茹 圖/吳遠杭)
版權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:727307 技術支持:黃陵礦業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-1